故事|陈华林忆艰苦奋斗的“创业年代”:团结实干

 

 

 

当春天的足音响起在校园,常工院的师生们正满怀喜悦庆祝校庆时,陈华林作为她的建设者之一,抚今追昔,心情非常激动。在接受学校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陈华林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那个艰苦奋斗的“创业年代”。斗转星移,弹指间,常州工学院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了。38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刹那,可对于崛起在龙城大地上的常工院来说,却是不寻常的38年,是彪炳史册的38年。

起步,步步开拓

1984年3月,陈华林作为教育工作的一员新兵来到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当时,学院虽然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但是她还处于草创阶段,非常困难,非常艰苦。在陈华林第一次踏进校园时,他一下愣住了:这哪里像一所新办的高等学校?甭说与自己当年就读的复旦大学无法相比,就生活设施与教学条件而言,连一所普通中学都不如!当时的整个校园,为原城北农中校园,仅有30多亩地的面积。除了一幢作为总务办公用的三层楼房算得上比较像样一点外,余下的就是几排工棚似的矮平房、一口洋井,一个700多平方的简易食堂,还有一幢400多平方米的“小炮楼”,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两副篮球架。由于用房紧张,不得不采用上、下午两部制的方法上课。

而现在,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看到常工院今天如此飞跃的发展,陈华林倍感欢欣鼓舞!他回忆往昔,当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他认为,常工院在建设发展中能够插翅飞腾,最有决定意义的一页应该是1984年。那一年市政府作出了重大决策,市长陈鸿昌在市人代会期间来学院视察工作。他高瞻远瞩地认为常工院是一所地方高校,要办就要办好!他要求学校按照功能齐全、设计先进、环境优美、20年不落后的思路尽快拿出总体规划和经费预算提交市政府讨论。这让全院师生员工看到了希望,受到极大的鼓舞。在院部统一领导下,当即由总务处和土建系制定总体规划。12月25日,市政府召开了市长常务会议,各有关部、委、局,还有银行的有关人员都列席了会议。学校汇报了总体规划,并要求严格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就此,拉开了常工院发展的新序幕。

于是,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都为常工院的发展大开绿灯:副市长朱维中破例一次批准扩大校园用地240亩;市计委优先立项,在很短的时间安排;财务部门分期分批的调拨资金;原常务副市长曹锦成带领有关部门到学院现场办公,解决用水用电问题。1986年教学大楼开始动工兴建,随后科技楼、图书馆、办公室、体育场相继开工,绿化工作也紧紧跟上,学院从此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陈华林感慨:如果没有1984年12月25日这一关系学院发展的重要会议,学校很可能至今还“蜗居”在那块小土地上。所以“常工人”应该永远记住这个常工院历史上的“三中全会”。

发展,手手相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回忆当年那段艰难的时光,陈华林认为不论是在创业的艰苦岁月,还是在巩固提高的改革发展中,全院师生总是抱着为学院争光添彩的目标同心同德,具有团结实干、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多年来,学校无论在教学上、生活后勤上,还是在科研开发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和进步,不少部门都获得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表彰,对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全省高校第一次校风建设检查评比。那时,学校的条件比较差,许多设施都跟不上,基础管理也比较薄弱,学生宿舍还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就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知难而进,全面开展了“校风、学风、教风”教育,开展了争创“文明班级、文明食堂、文明宿舍”活动。当时,各部门都以高标准自觉按照上级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对照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一些重点薄弱环节,上下协调配合,集中整治。针对学生宿舍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洁、二净、三条线”的整治要求。在那次全省校风建设评比中,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全省高校校风建设首批合格单位”的荣誉称号。

陈华林始终秉承了建校初的办学理念:常工院是一所地方高校,她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输送合格的有用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目标明确,坚持两手抓,注意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在教学上,坚持质量就是生命,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研究,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各种活动、比赛。同时,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在主动适应地方需要方面,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人才;在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探索。如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加强了职业培训,增加了“特色学分”,加强了实践环节等等。

学校草创时期,根据学生以走读为主的情况,针对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学校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采取了“学校、社会、家庭”和“学校、教师、学生”两个三结合的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还特别注意用“校风、教风、学风”来规范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经常开展“三风”教育、“三风”检查,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陈华林表示,这些有益的尝试为探索地方高校教育办学路子提供了参考和经验。

“有一支事业心强、能吃苦、顾大局讲团结,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勇于开拓的干部队伍;有一支积极进取,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有多年来形成的团结奋进的“常工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学校在那些年取得不断发展的保障。”陈华林不断点赞着当时的创业氛围:当时全校师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可贵的开拓向上的精神。“学校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事情,而要靠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腾飞,殷殷祝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常州工学院已走过38个年头。学校现设有13个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开设本科专业50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万人。专任教师748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8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55人,50多名教师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今日的常工院,正如陈华林在20周年校志纪念文章中所提到的一样,以崭新的面貌飞速发展,他特别欣慰与自豪。

陈华林还掷地有声地表达了对于新校区发展的支持:“大家对老校区有留恋是可以理解的。就拿老校区的树木来说,有些树是当年的教职工自己想办法找来树苗栽种的,所以老校区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师生们的情感。但是,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新的环境、新的条件对于学校的发展势必是有利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办成一流的大学,物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留恋可以理解,但发展必须支持。”

一路走来,常工院的发展饱含着一代又一代常工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辛。陈华林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学校团结实干、奋发向上的传统绝不能舍弃。所有这些都是常工院的传家宝,是常工院兴旺发达的可靠保证,值得所有常工人发扬光大。为此,他相信,在新的环境下,全校师生将更好地团结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老师会更加努力发挥好自己的专长,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认真学好专业,为今后的工作或者创业打好基础。

他谆谆教导现在的青年学生,虽然接触到的新事物多了,思想更活跃了,但,必须牢记身上的历史使命,在校期间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要做一位有为的青年。

从“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到“常州市职工大学”、“常州职业大学”、“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工学院”,像陈华林一样的老一辈创业者们兢兢业业,把汗水洒在了这片高教热土上。虽已至耄耋之年,但陈华林依然心系学校发展,“学校现在的发展跟过去相比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鼓足干劲,卯足拼劲,充满韧劲,使出闯劲,我相信再过20年、30年,常工院一定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中国高校之林,为常州和国家培养更多的英才!”采访临近结束,陈华林对于学校未来的期望和期待,让参与采访的记者们无不为常工院史上的这批创业者们叫好点赞。

(本文刊载于《常州工学院报》第455、456期合刊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