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经部分退休教授发起,离退休党工委积极协助,学校约30名1977、1978年考入大学的领导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们欢聚在继续教育学院,围绕“我们一起走过”主题,举行了纪念改革开放暨77、78级入学40周年座谈会。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77、78级入学40周年,也是常州工学院建校40周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一起走过”诠释了不仅是77、78级一起走过,还有77、78级和常工院一起走过、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而且未来也将一起走过的寓意。
座谈中,与会人员以改革开放和高考入学40年来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空间,忆往昔、抒情怀,谈变化、话发展。有的分享了国家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作为首批考生,艰辛备考,努力拚搏,以优异成绩在当时精英选拔式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人生的成功喜悦;有的回顾了当年上山下乡饱经磨炼洗礼的青葱岁月;有的追忆了开创初期入校工作,用个人成长印迹见证学校与改革开放同行,抢抓发展机遇,由弱小到壮大,从专科到本科所走过的每一步奋斗历程,表达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心与决心。婉婉道来,感人肺腑。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志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飞,副校长李江蛟,校党委常委、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唐国兴纷纷送上温馨祝福,祝愿77、78级学友能一起走过满怀信心、健康幸福的50、60年……;老领导卢进南和马树杉分别用“机遇铸就人生的小板凳精神”、“弘扬‵7778′精神,共铸常工发展之魂”的发言引发了许多共鸣和启迪。
原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莫彭龄教授主持会议,以“酸甜苦辣,感慨万千”概括了大家的发言。他表示,77、78级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可谓是历尽艰辛的77、78级、脱颖而出的77、78级、千锤百炼的77、78级、大有作为的77、78级和空前绝后的77、78级。每一个77、78级的同学都是一本书,书中有传奇故事,有真挚情感,也不乏真知灼见。大家在把书打开,畅谈感受、感动和感悟的同时,更要发扬“77、78”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为建设新常工添砖加瓦、传递正能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物。国家改革开放所造就的77、78级大学生是从2000多万被耽误了青春的人中突围而出的一个群体,相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他们的命运与经历颇有几分神奇的色彩。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77、78级大学生的经历和道路不可复制,但其经验和精神却可以传承。我校77、78级大学生先后在学校重要岗位任职,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77、78级大学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影响和作为,相信还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加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