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顺芳,1978年8月到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任教,历任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机械系负责人、常州职业大学教务处副主任,常州职业大学、常州市职工大学副校长,常州工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院长期间,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逐步形成了“主动适应、灵活多样,强调实践、注重应用”的办学特色,摸索出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模式。1993年8月离任,1995年12月退休。 ■编者按:岁月弹指间。在常工院走过的38个年头里,陈顺芳陪伴她整整18个春秋。作为常工院事业的开创者、奠基者,他欣然接受了学校新闻中心记者采访,如数家珍地娓娓诉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尽管窗外细雨霏霏,记者们的内心却暖流涌动,为常工不朽的38年,更为常工人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精神。 草创,历久弥坚 1978年4月,常州市决定创办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由常州市财政局、教育局预拨开办经费6万元,暂借位于和平北路1号的市21中的6间房屋作为校舍。这一年8月,曾经在西安交大等高校教书、已经具有20年教龄的陈顺芳由常州市冶金机械厂调至当时的七二一工大,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这哪是一所大学,简直就像个中学”,这是陈顺芳对七二一工大的第一印象。与其他学校相比,这里各方面的条件都异常艰苦,当时,他的心理落差很大。但转念,他对自己鼓劲,“常州一定会有一所自己的大学的”,一定要好好工作。 据陈顺芳回忆,当时教职工很少,学生数量也少。首期招收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两个专业,共三个班105名学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十分艰苦、窘迫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下。教室白天当教室用,晚上就变成了学生的晚自习室和宿舍。他当时所在的机械系有教职工5、6人,而所谓的办公场所只有10多平米,中间用栏板隔开,老师们在前面拎包办公备课,家住外地的力学教师荆大川则在后面住宿。 借房办学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这段时间里,陈顺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体师生不畏艰难困苦、坚韧勤奋的精神状态。老师们都抱定能开创一个高等教育的新纪元的信念和信心,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学生来自常州市各大企业,从在职职工中选拔,他们均因各种原因与大学失之交臂。来到七二一工大后,学生群体中无论是刚毕业的中学生,还是已成家的三十而立之人,都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劲头十足,特别努力、特别能吃苦。由于学生水平、年龄、层次参差不齐,学校注重因材施教,花半年左右时间,帮助他们补习高等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等水平基本持平后,再制定大专教学计划。学校上上下下形成共识,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十分认真、严格。陈顺芳当时担任机械系负责人,清晰地记得每次教学计划的制定所有教师必须参与讨论,当牵涉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还要请基础部相关教师来商定,广泛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一讲到学校的发展历史,陈顺芳如数家珍,百感交集。1979年7、8月间,靠着全体师生手推肩扛,学校迁往北郊周家巷原常州师范学校红卫分部。校舍条件依然艰苦,仅占地30多亩,只有一幢三层楼房用作教学、一栋“小炮楼”用作办公,其余仅有几间平房,连食堂都是临时搭建的。1980年,专业增加到英语、机电、工业电气自动化、基本有机化工、工业企业管理、日语等六个;机电专业招收了在职干部39名,组成干部班;学制上,英语、日语两年,工业企业管理四年,其余三年……学校在大家的历久弥坚、同舟共济中,一点点发展壮大。 蓬勃,众志成城 质量是兴校立校之本。1980年,教务处成立后,陈顺芳任副主任。他认为,培养计划方案是蓝图,落实在行动上就要加强教学管理、重视教学质量。为此,他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一个教学环节如何检查、实践环节大纲及考核如何进行等都有明确规定。同时,注重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下工厂,学校一方面加强检查和监管,一方面聘请工厂专家严把设计质量关、学生培养质量关。这样的多管齐下,教学得到有序推进,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和其他高校认可。 是年9月,迎来了学校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转折。当时,常州市经委、人事局等七单位联合行文请示成立常州职业大学。11月,江苏省政府同意在市职工大学原址建立常州职业大学,实行“一套编制、两块牌子”体制,受省市双重领导(以市为主)。谈及此,陈顺芳甚为自豪:这冲破了我国原有的两级办学体制,属于第三级办学,与南京的金陵职业大学、武汉的江汉大学等同属最早举起职业大学旗帜的院校,学校主动适应常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坚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坚持“强调实践、注重应用、主动适应、灵活办学”的宗旨,实行“收费、走读、毕业生不包分配、择优推荐录用”,与其他老高校办学形成鲜明对比。饮水思源。1984年12月25日,市委召开扩大会议,学院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在此会议上获批,市政府决定集资2000万元,征地300亩;同时,决定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几十年过去,论及学校发展的这段历史,陈顺芳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犹记得,1986年图书馆、教学楼的奠基仪式上,名誉院长史绍熙、市领导都来了……希望的曙光令全校师生群情振奋,信心倍添。 1984年3月,陈顺芳担任常州工业技术学院院长后,不再承担课务教学。在此之前,他都是“双肩挑”。教书生涯里,陈顺芳最难忘的、始终铭记于心的,是80机电干部班学生那股勤奋努力的、毫不逊于重点大学学生的干劲。那时,学院的工作重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围绕着这一目标,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重点大学看齐。 1984年后,统招进来的学生比之前从各企业招收的职工大学生文化水平高。针对这种学生特点的变化,陈顺芳和领导班子成员们依然秉持强调实践、注重应用的办学特色和宗旨,在教学计划制定上,着重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校的生命线就在教学质量”、“教学工作对一个学校是至关重要的”,陈顺芳反复强调。任院长期间,他狠抓教学,制定完善教学事故处理条例、领导听课制度、检查制度等各项管理规定,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尽管已不在教学一线,他还坚持亲自过目每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深入课堂听课,关注学生听课状态,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并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教风学风。 干事创业的艰难岁月中,在抓好教风、学风的基础上,陈顺芳和领导班子成员们特别注重校风建设。1989年,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而他们自身,早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拼搏、奋斗进取的常工精神内涵。有一次,作为一院之长的他转道上海去长沙出差,住的是地下室。这种举动,在今天看来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正是领导班子成员们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院上下形成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风气。 为谋求学院生存发展,大家不分你我,团结一致,奔走呼吁。每周召开办公会议,党政领导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全方位考虑师生利益;为解决学生没有粮票的问题,大家一起协商想办法,到处奔走,找市里解决;为稳定师资,大家想方设法帮老师解决实际困难。“没有团结,一切皆不可能”,陈顺芳深深感慨。 坚守,寄望情深作为学校成长、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陈顺芳无比动容而真诚地表达了对学校建设发展的理解和支持:当初大家手扛肩挑行李来的老校区马上要搬迁了,值得留恋。但新校区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更值得憧憬。他建议,学校搬迁后,可以挂上常州理工大学(筹)的牌子,营造舆论氛围,鞭策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快速实现目标;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坚持“强调实践、注重应用、主动适应、灵活多样”的办学宗旨,赢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学校发展地越来越好。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老常工人,陈顺芳殷殷寄语广大青年教师:既要教好书,还要好好利用课堂来管理学生,做好育人工作,教学生先学会做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多引导、鼓励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多花精力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创新改进教案,重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同时,利用好课堂阵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积极参与岗前培训。他还结合身边的教学故事及教学生做人的成功案例,支招青年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做人,比如:在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等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生抄袭又不求甚解的情况,要有艺术地引导和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老师教会了,关键还在学生是否学成了,只有两相契合,才是对“教会学成”校训的扎实践行。为此,陈顺芳谆谆告诫青年学生,要好好学习,特别是要好好做人。从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常州市职工大学、常州职业大学到常州工业技术学院,陈顺芳等老一辈创业者,不仅将汗水和智慧播撒在日常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更为高教体制改革鼓与呼,为地方高校冲破二级办学做出了贡献。 采访临近结束时,陈顺芳谦虚地反复强调:自己个人所起的作用很小,学校的发展应归功于全体教职工,是全体教职工团结奋斗、勇于拼搏、共同努力促成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要办下去,要办得好,还要靠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拼搏传统。朴实的话语,饱含对学校的殷切期盼和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常工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