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芳忆创业谈转型话蓝图:承传继往

人物简介:彭玉芳,19783月,作为学校首批工作人员参与筹建工作。19938月被任命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院长,在任期间,在他的推动下学院党委适时提出了办好专科、发展高职、扩大成教、争办本科16字工作思路,为我校本科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张泛黄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的照片,把彭玉芳的记忆拉回到了曾经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常工院38岁了,由一个呱呱落地的小孩成长为年轻力壮的小伙了。期间的艰辛、甜酸苦辣,还总是历历在目,其味无穷。看着学校这些年快速的发展,作为学校创建者之一的彭玉芳不住地表达骄傲和喜悦之情。     “抗大作风助力艰难起步1978年3月28,彭玉芳奉命由郊区政府到市委宣传部报到,参加学校的筹建工作。1978年4月21,市委、市政府正式下文成立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市人事局着手抽调一批知识分子来校任教,这批教师相继成为学校创建骨干,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彭玉芳就是其中之一。彭玉芳回忆,当时学校的困难确实很多,最重要的一是要尽快招兵买马调集教师,二是要做好招生上课的后勤保障。最初学校面临一个最基本困难就是学生上课所需的课桌问题,当时没有木材指标是不可能买到课桌的。计划经济时代,物以稀为贵,木材指标是严格控制的。1978年的夏天特别炎热,气温高达38—40℃,市政府各机关只半天办公,而学校却从不休息,也没有什么星期天。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彭玉芳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周旋于有关部门,总算批到了3立方米木材指标,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学校至今已走过了38个年头,彭玉芳仍记得首届开学典礼的场景。19789月,虽然第一届招收的学生不多,但是当时的市委副书记田洪亲临在文化宫小礼堂举行的学校首届开学典礼,讲述了常州人民要自己办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并对办好大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极大鼓舞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办学热情。彭玉芳还拿做物理实验为例讲述了当时全体师生的热情,当时根本没有一个标准而规范的实验室,做实验时就把老师的办公室让出来,把办公桌当实验桌,做完实验老师们再回办公室办公……虽然如此艰苦,但没有一位师生发出一句怨言。校舍破旧,需要修缮,师生个个参加,彭玉芳把这种氛围称之为抗大的校园,抗大的作风。 1979年暑假,依然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学校迎来了搬家。当时没有车辆,师生硬是用板车一车一车地把东西从二十一中校址拖到通江路新校址。那时,唯一的教学楼尚未盖好,于是只能上面施工,楼下上课。学校里没有水泥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没有自来水,全校师生吃水靠一口井;没有食堂,自己带饭;厕所是露天的,用篱笆分开男女座……总之,其艰苦条件是现在难以想象的,但大家都挺过来了。彭玉芳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19821231教育部正式发文,学校正式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 1983年,市政府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多次开会专题讨论学校的总体规划方案。当时,作为分管后勤、基建的副院长,彭玉芳在对国内有关大学考察的基础上,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总体方案设计。于是,全校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着学校的总体设计,对未来的憧憬也鼓舞着大家的心。最终市政府同意学校的总体规划方案,集资2000万元用于基本建设。作为项目全程参与者的彭玉芳在项目批下来的那一刻才松了口气:常工院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1993年建校15周年时,经过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努力,学校有数项通过国家教委鉴定的科研项目,如红外测距仪、LCR测量仪等均已投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地方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开展了上百项科技横向协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各方面的基本建设已逐步完成,已初具规模。至此,学校第一次创业胜利完成。 16字工作思路夯实发展基础是躺在已取得的成绩上过日子,还是确定新的目标继续前进?在第一次创业胜利完成后,彭玉芳并没做任何的犹豫,他认为应该不断追求、不断奋进。在他的推动下,学院党委坚定地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想法,并开始了新的艰苦创业的历程。作为全校发展的总指挥和领头羊,彭玉芳全身心投入到学校新一轮的发展中,思考着学校的未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及常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党委适时提出了办好专科、发展高职、扩大成教、争办本科16字工作思路,为第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市政府在办学经费上的支持也为学校第二次创业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当时恰逢国家教委在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中开展示范工程(即遴选一批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进行示范专科学校的重点建设),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努力工作,工商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经过专家考察论证,先后于19941995年进入国家教委的试点专业,这些荣誉对于当时的常工师生而言是个巨大的鼓舞。面对学校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彭玉芳依然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是全校的生命线。为了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和培养步伐,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996年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常州工业技术学院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师资队伍建设的九五规划制定后,学校一方面加大加快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一方面选派教师攻读研究生课程,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00年3月22,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听到学校争办本科成功的消息,彭玉芳激动了好久,“争办本科是全市人民的呼声,常工院作为常州人民办起来的大学,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啊。”200612月,学校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办好一所大学靠两个条件:一是班子,一是师资。常工院在第一次创业中建立了一支素质好、业务强的师资队伍,为常工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能坚持下去,尤其是在加强师资培养方面再多下一点功夫,若干年后一个个新型的博士、硕士群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常工院的真正实力将会体现,教学质量将会逐步提高,科研将会硕果累累,那时,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将会如核变一样地展现出来。彭玉芳当时的设想,在今日的常工已逐步实现,这也让退休多年的他深感欣慰。培养应用型人才指引奋斗方向历经38年的建设和发展,常工院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本专科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谈起常工院的今天,彭玉芳高兴地翘起大拇指,满脸的微笑。 “培养应用型人才一直都是学校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彭玉芳在肯定今天成绩的同时,也强调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常工精神。为了具体说明这种常工精神,在行政楼会议室温馨的氛围中,他向学校新闻中心记者们谈起了老一辈常工人的探索经历:当年学校进行了“3+1”的教学改革,根据机床厂、内燃机厂等企业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经反复调研、论证,学校与工厂共同定制了“3+1”学制的教学计划(三年学制加一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参加生产劳动和岗位锻炼)。实践证明,这批学员到工作岗位后,政治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深受工厂的欢迎。这种改革被一些媒体称为常州模式常工现象。学校还进行了学时学分制改革,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学时外,还要完成专业的特色学分,主要是应试能力、动手能力的特色学分,这项改革适应了社会和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当时中央提出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这些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好地助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今,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建有江苏省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等7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与5家企业共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孵化基地——常州科技产业园,与20家企业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并与2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看到现如今,学校产学研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彭玉芳特别欣慰。他非常赞同我校产学研融合的做法。他说,科研的发展,对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实践中应用的新东西很快就被充实到教学中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结合才能为学校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今年常工院将全面建成一座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校园,完成校区调整和新校区搬迁入驻,对此,彭玉芳满脸的兴奋和期待。“38年,从无到有,学校的发展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常工人的心血,面对大好的发展形势,我们既要卯足干劲向前看,也要做好校园文化的总结和沉淀工作。朴实的话语、深深的期待,老一辈常工人的常工情在这一刻彰显得淋漓尽致。他深信,常工院作为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全面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一个全新的大学将呈现在常州人民的面前。那时,每个常工人可以骄傲地说一声,我为常工院添过砖、加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