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离退休各党支部开展“共绘新蓝图 银发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助推常州“532”发展战略和学校高质量发展,512日,离退休党工委组织各党支部和老科协的党员赴浙江长兴开展“共绘新蓝图 银发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

1.庚续红色血脉  锻铸铁军忠魂

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

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江苏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并作重要讲话。为深化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员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怀着崇敬心情走进学习党史党纪、接受党性教育的红色基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追寻新四军峥嵘岁月历史,感悟铁军奋斗精神。

纪念馆坐落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南小延安——长兴温塘村,是以抗日战争后期新四军苏浙军区军民在粟裕、叶飞等将军带领下抗击日伪军史料为内容,依托革命文物建立起来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镌刻着党和国家历史记忆的红色基因库;原为清代咸丰年间民宅,内部布置庄严、肃穆,由基本陈列《浙西丰碑》、特色展厅《红色标杆》、临时展厅《红色记忆》三个部分组成。党员们边聆听讲解,边看着一张张浸透着革命历史的照片,一件件锈迹斑驳的实物,一幅幅真实的场景再现,仿佛回到新四军苏浙军区抗日斗争和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坚持抗战的那段历史。在宣誓厅中,党员们庄重列队,重温入党誓词,铭记责任担当。

2. 感悟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

长兴唐潮十二坊,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它由十二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坊落组成,总面积达到35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古朴,环境幽静清新。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的坊市制度,唐潮十二坊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这里曾是唐潮镇的贸易中心和文化聚集地,也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区域。十二坊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宫坊和龙泉坊。唐潮十二坊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处生动的民俗博物馆,这里保存了大量传统的工艺品、器具、装饰品和民间文化物品,出产紫笋贡茶、金沙贡泉,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陆羽《茶经》的修著地。党员们漫步于青唐街、朱雀楼、青鸾阁等建筑群间,领略大唐盛世风采,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3.强化低碳环保意识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

长兴顾渚水库又名霸王湖,相传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饮水沐浴,并留下膝盖深印而得名。顾渚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群众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化了六年时间才得以完工。顾渚水库坝长190米、高17米、宽5米,库容25万立方米,能灌溉下游农田面积400余亩。水库位于山谷之间,水面宽广,岸上竹林遍布、空气清新、树木葱茏、满目苍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清碧的湖面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粼粼金光,如梦如幻,犹如镶嵌在竹海中央的“宝石”。党员们穿过木栈道、登上观景台,欣赏水景山色,尽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成果,令人心旷神怡。

 

考察结束时,离退休党工委向党员们发放党纪学习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明确了相关学习要求。

此次党日活动,采取生动形象、寓教于乐、自主学习等沉浸体验式方法,以党纪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结合文化强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等实景考察、见学见思,让党员们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接受精神洗礼,亲身领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时代变化和生态之美,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和离退休干部积极参加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化党性意识和责任担当,助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通过活动开展,广大党员深受启发、倍感鼓舞,纷纷表示,要把参加党纪学习教育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学深悟透、知行合一,更好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用心用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四军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之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和此心光明的常青之路,紧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关键问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桑榆智慧;要提升生态文明的思想自觉,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行动自觉,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新答卷。